荨麻疹患者总是终日的郁闷,因为此病会使他们身上出现红色肿块,并且会瘙痒难忍,还会复发。荨麻疹的发生让大多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同时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威胁。如果知道荨麻疹的一些知识,那对患者是极有帮助。那么,患了急性荨麻疹的治疗的手法是什么?下面就一同进行了解。

恼人的荨麻疹 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疾病,患病原因主要是药物引起过敏。或饮食引起过敏,或理化因素引起过敏,或气候异常变化引起过敏,等。西医治疗荨麻疹主要是用抗过敏类或激素类药物。虽有一定治疗作用,但病证往往容易反复,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黄麻术参汤是笔者多年来治疗荨麻疹的经验方,临证如果辨证准确,以法选用,则能取得远期诊疗效果。若非本方临床应用适应证,则不能运用。如杨某,男,荨麻疹最近几年经常发作,遍及全身各部,瘙痒特别明显。根据病证表现,如瘙痒、口渴、舌红、苔黄腻,辨为湿热证。给予黄麻术参汤,用药6剂瘙痒基本解除,又以前方30余剂巩固疗效,至今已多年未再复发。 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有瘙痒,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风团可互相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急性荨麻疹是怎样产生的呢?了解荨麻疹的致病因素,对于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会大有好处。那么引起急性荨麻疹的发生病因有什么?
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痦瘤”、“瘾疹”、“赤白游风”等证,民间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瘾轸”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痦痛候》说:“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痦痛。”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历代医着对本病都有一定的记载,如明代《证治准绳》、《外科真诠》对本病的临床症状观察得颇为仔细。《证治要诀》说“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会导致本病的发作。清代,《外科大成》根据本病非完全由外感风邪所致,提出治疗“宜凉血润燥”,“慎用风药”;《疡医大全》则提出了“疏风、清热、托疹”的治疗大法,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此外,在古代的时候,还创制了一些治疗本病的专方,如消风散、胡麻丸等,也都是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