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 列表
首页 > 疾病大全> 概述

引发手足癣有哪些表现

2017-08-16 17:04:57 青岛大成皮肤网

  青岛百姓皮肤病医院医生解释: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足癣中医又称“脚湿气”。

引发手足癣有哪些表现
  手足癣的临床分为好多种,比如角化型、水疱型、丘疹鳞屑型、间擦型和体癣型等,也会混合着发生。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手足癣有传染性。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很容易被传染,所以手足癣的特别注意是非常值得大家重视的。

    一、水疱型:水疱型主要为成群或疏散分布的米粒大小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常常出现在指趾、掌跖及其侧缘。疱液干涸后脱屑,自觉瘙痒。

    二、浸渍糜烂型(间擦型):足癣大致可分几种类型? 足癣俗名“香港脚”,又叫脚气、脚湿气。症状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能是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会延伸到脚底及脚背边缘,剧痒,一定抓破才停止。故常伴有后来出现感染,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

    1.趾间型足癣,中医名为“臭田螺”。症状为趾缝发白、流水糜烂、奇痒。多由柯氏表皮癣菌、念珠菌等引起。

    2.汗疱型足癣,中医名“田螺疱”。症状为多汗、瘙痒;脚掌、趾间和脚背生小水疱,疱内有透明液体,几天后皮肤干燥,继而呈鳞状脱落,但仍有新水疱出现,趾间糜烂流黄水,多由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3.角化脱屑型足癣,中医名“脚蚓症”。一般表现为皮肤干燥、角化脱屑,以致露出嫩肉,冬天容易皲裂、瘙痒。多由红色表皮癣菌引起。

    4.湿疹样癣菌疹,中医名“脚气疮”。一般表现为足背、下腿起丘疹、水疱,甚痒,重者可波及上肢及全身。多因脚癣治疗方式不得当,或癣菌本身改变使机体对癣菌过敏所致。

    5.脚癣感染,中医名“湿气发”。多因脚癣抓破后,化脓菌侵入而造成的皮肤感染,会发展成脓疱疮或丹毒,也可以引起淋巴管炎(俗称红线)和淋巴结发炎。严重者会引发败血症。

小编推荐

地图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网站导航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 备案号:鲁ICP备16011563号(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