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皮炎是一种罕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它的致病因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它主要是发作在口周和下颏部的白色丘疹性皮疹.若想有效地治疗此病,最主要的还在于预防。那么,口周皮炎如何做好预防?
口周皮炎如何做好预防
此病多发于2060岁的妇女。它容易与痤疮和酒渣鼻混杂。在皮损和口唇红缘间有一正常皮肤带,部格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使病情变严重。治疗一般用四环素1g/d,餐前分次口服常有效。1个月后其剂量应逐渐减至最小有效剂量,轻度口周皮炎患者如不愿口服抗生素可以外用0.75%灭滴灵凝胶或霜剂,每日2次.顽固,毁容病例可口服异维甲酸治疗。
它的发作能够与临时使用含氟激素或含氟牙膏有联络,损害可对称散布于鼻唇沟、唇周及颊部等处,但鼻部不受累。盘绕唇红缘有一狭窄的“苍白圈”,主要皮损为红斑、针头大的白色或皮色丘疹及丘疱疹,群集性散布,以后可加重为鳞屑性红斑,自觉微痒或灼热感,皮损时轻时重。有以为口周皮炎的发作与患者并存有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同时治疗有利于口周皮炎的康复。
口周皮炎预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要选好适应症,首先明白诊断,应用于过敏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避免滥用激素药膏。
2、缩短应用时间,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超越4周皮肤就会呈现萎缩及发作依赖现象。因此延续用药不要超越6周。
3、避免误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化装品。
4、选择好药物强度,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最易引起皮肤萎缩,易发生依赖性等反作用。往往从低效、中效开端选用或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