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病因纷乱,可方能疱疹病毒(HHV_6,HHV_7)有关。特征是圆形或椭圆形,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常显示在躯干和四肢近端为其特征,病程为自限性。
玫瑰糠疹以10—40岁常见,春、秋季节多发。临床症状为:
1.前驱症状:部分患者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疼、咽喉痛、肌肉关节疼痛、颈部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
2.母斑:约50%~70%病人在颈、躯干及大腿等部位先显示一个圆形或这椭圆形的黄红色斑,直径约为3~5cm,边缘微高起,表面覆盖有灰白色细薄鳞屑,称为母斑或先驱斑,但常常被病人忽视。
3.继发疹:约为1~2周后,躯干及四肢近心端相继显示泛发性皮损。初起时为帽针头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疹或丘疹,慢慢扩大至0.5~2 cm,长轴与皮纹一致,玫瑰红色、鲜红色或黄红色,覆有少量细薄糠状鳞屑,边界清楚,中央呈皱纹纸批显示,新旧皮损可一样存在。约3~4周后,皮损停下发生。再经3~4周,皮损自中央向边缘消退而呈环状,颜色渐转为淡红色、褐色或淡褐色,鳞屑增多,脱屑后完全消失,不留任何踪迹。
4.病程:约6~8周。自觉瘙痒。皮损甘枯燥,偶有渗液。
5.特殊类型:仅有母斑而显示子斑者,为顿挫型。有时典型皮损中可有多发性小水疱、脓疱或紫癜等多形性损害,称为炎症性玫瑰糠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