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在接触处表皮形成硬性下疳(CHANCRE),呈圆或椭圆形,凹洞颇深,硬硬的,不疼,如果病人抵御能力很强,「疳疮」可能不明显,特别是我国医疗资源充沛,些许「风吹草动」,很容易就能取得抗生素,达到了部分疗效。不管有没有治疗,下疳会在数星期内自动消失,螺旋菌则转进血液,循环全身。

第二期:大约第一期症状消失半年后,患者逐渐出现轻度发烧,乏力,多处淋巴结肿大,背部、手掌、性器官、口腔等出现典型红疹,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这个时期可能感染胎儿。
第二期梅毒潜藏阶段(LATENCY):当第二期症状消失,病情进入寂静的潜藏阶段,可以长达数年之久,此时期对外并无感染力,但身体内部不断的增多感染区域,怀孕者亦可感染胎儿,要是没有药物治疗,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例仍然可能终生维持在这一阶段。
第三期:可能是因免疫力减退,大约三分之一病例进入此末期病况,螺旋菌进入大脑、心脏、主动脉、骨骼、眼部等,可以说全身各部无一幸免,引起瘫痪、幻觉、失智、甚至猝死。
目前梅毒治疗的第一选择是青霉素(亦即盘尼西林),这个治疗有点弔诡,因为盘尼西林,通常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不够好,螺旋菌比阴性还阴性,反而如有神效,有点让人费解。若是对盘尼西林过敏,可以改用四环素或红霉素,虽然治疗期稍长,效果亦不错。在一些地区让大家伤神的不是治疗用药,而是如何诊断的问题。因为一般检查项目、VDRL或Rp R是检查身体组织的受破坏程度,所以关节炎、自体免疫疾病、甚至扁桃腺发炎,都可能造成伪阳性。所以我仍遇梅毒不同时期都症状有什么到VDRL阳性,必须加做TpHA来确认;TpHA是针对梅毒的特异抗体,非常精准,没有伪阳性,可是它通常是终生存在的。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一位老人家来看病,他少年时期感染梅毒,但是治愈数十年了,现在他又有扁桃腺发炎,当然抽血检验VDRL和TpHA皆为阳性,那么医师该如何拿捏呢?一般准则是兼顾组织创伤程度与伪阳性,当TpHA阳性(不管力价高低),VDRL阳性力价一比八(含)以上,例如一比十六,给药作标准治疗;阳性力价一比八以下,例如一比四,继续追踪观察,不必给药。
梅毒经过有效手段,绝大部份病例是可以痊愈的,至於身体所留下的缺憾能不能填补,就看伤害深浅而定,所以越早期就医,效果越好,遗憾越小。治好的病例其VDRL力价会缓步下降,约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转为阴性。梅毒这个名字虽然有点可怕,但是我国医疗资源充沛,只要不讳疾忌医,早早治愈,梅毒是不会给患者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梅毒不同时期都症状有什么的!